财税专题第一期|年关将至,挂账风险你必须知道的秘密

2023-10-27

本期撰文 王荥

今儿看到哪个明星作品被下架了,明儿听说哪个明星被雪藏了,坐在一线吃瓜的群众,好像觉得明星特别点背。殊不知在时代的洪流里,他们只是显眼包,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一起寻根究底进入税务看看内幕。

时间线来到2023年7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北京召开全国七部门联合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工作推进会议。会议总结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检查涉嫌虚开骗税企业27万户,认定虚开发票1048.15万份,挽回出口退税损失117.8亿元,其中,1-5月累计检查涉嫌虚开骗税企业6.5万户,认定虚开发票184.62万份,挽回出口退税损失44.59亿元。同时,严查狠打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2022年共查实涉嫌骗取或违规取得留抵退税企业7813户,挽回各类税款损失合计155亿元。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看看统计数据就知道国家真的是在花大力气整治税务系统的乱象,特别是年关将至,企业和个人挂账的风险大家都会涉及到,说到挂账就不得不提一下其他应收款和它千丝万缕的暧昧关系。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包括各种应收的赔款、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押金、各种垫付款项、拨付备用金、支付押金等。其他应收款就像个大箩筐,只要心情好,啥都往里装。

但企业其他应收款余额非常大,就会变成税务检查的重点,因为可能说明企业推迟或漏缴了个人所得税或增值税。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升级换代,让很多隐蔽信息无处遁形,不得不提到今年火爆的“金税四期”。来来来,不要走开,科普一下。

金税四期是金税三期的打怪升级版本,2023年1月1日正式上线营业。通过该系统可以查到企业人员个人信息、企业纳税情况和企业登记注册信息,并能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和云计算、区块链等深度交互,与系统底层架构深度融合,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全云化”技术架构,实现了征管系统海量数据存储和高可靠运行、高性能算力、高安全防护,更好服务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说人话就是信息隔阂将逐步消除,纳税人难以再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税务筹划或者偷逃税款。

我们常见的挂账案例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01 情形一

企业无偿为股东或个人提供借款,通过“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

个人所得税风险: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取得的借款,期限超过一年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借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征税。

增值税风险:全面营改增后,借款属于“金融服务”中的贷款服务,企业无偿为个人提供借款还应当视同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

个人建议:借款用于生产经营或借款当年(公历年度内)还清。

02 情形二

对员工个人借款超期未归还且用于购买房屋或其他,视同工资薪金发放缴纳个税。

个人建议:方式一催收到位、方式二办理展期。

03 情形三

关联企业之间借款未按独立交易原则收取利息。

个人建议:增值税风险:可能涉及“视同销售”导致未开具相关发票、少计收入。企业所得税风险:税前扣除金额超限,应当纳税调增。

纳税风险的敞口一旦被打开,就跟偷逃税款结下了不解之缘。
 
温馨提示
 

(1)逃税案件通常以行政处罚作为前置程序。先由行政机关查处企业的涉税违法行为,达到法定情节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会移送公安机关,转为涉税刑事犯罪案件,此时企业需要向税务机关提出“不移送”的充分事实与法律依据,证明涉税行为合法合规;或者虽然有违法行为,但主观上不存在过错,且已经积极采取补救措施补缴税款、滞纳金,及时纠正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

(2)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换句话说,有“案底”的要格外注意。

国家对于税务的重视明白人都明白,那么财税专题下一期我们相约咨询热点税收优惠。多多关注优惠政策,机会没准就瞅见你了。